close

池上,是一個品牌,這兒的人有共同的信念,想做對的事,做共好的事,將這裡塑造出不一樣的氛圍與格調,有獨特的文化概念、精神,以此初衷,商家與商品都會保有一定的水準,一同致力往正向發展,無論是回鄉者或新移民,都會在這一個氛圍觀念下,逐漸具備美學素養,文化素養,也對環境,對土壤,對空氣在乎,落實扎根,學習成長,外勞仲介以無私的心愛這塊土地,讓池上走得更久,更好。

今年度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與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主動協助地方事業草創階段的返鄉、移居青年,提供產品、體驗及場域空間等諮詢、診斷及輔導資源,開啟地方青年更多想像的可能性,並成功開發多項池上限定產品及服務。讓來訪池上的旅客,來到這裡不只品嘗池上米便當,可以探訪更多地方限定美食。

鄰近池上車站的「Bike De Koffie」將池上有機米結合製成米貝果,主人郝朝洋甚至運用台東各地農特產開發各種不同口味的貝果,並時常與地方藝術家及學校合作,辦理各項手作體驗,現已累積眾多忠實顧客。位於池上車站後方,因一句「吃素救地球」的念頭,「舒食男孩」於關山發跡,由第二代的黃怡卿掌廚的「舒食男孩2號店」,讓來訪的顧客得以品嘗健康無毒的無菜單蔬食料理,並將手作的天然果醬產品化,讓顧客在店品嘗的同時,亦能將天然的美味帶回家。

台灣這座小島,先後容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或渡海前來開墾,或因戰爭來到此地。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能彼此理解,互相學習且共同生存?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進入工地或工廠,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到鄰近國家當「台幹」的青年,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池上熱門的伯朗大道、金城武樹,成功為地方造成話題。鄰近伯朗大道的「小安比樂」,是由一位台北移居池上的女孩所經營,小安提供了各式的派、咖啡、茶飲及私房料理,而今年特別將私房的香辣油商品化並與地方業者合作開發禮盒,讓旅客品嘗小安嚴選的美味。

而今年度首次打破傳統,以易開罐的造型結合文創、體驗的概念,為「魏文軒米舖」、「池上境禪朗」、「小農食在」及「蒸橙享食」等池上小農的產品開發包裝,每一罐米代表不同的米種,附上米種的種子,讓民眾體驗手作稻的樂趣。

越來越多的池上限定在地方不斷發酵,包含帶來原味、純淨米漿體驗的「首禾SOHER米漿」,沒有多餘包裝、始終如初的「如初丼」以及由兩個大男生用池上米不斷開發美味餐點的「水也上居」,為這片土地建構了獨特且優質慢食外勞仲介體驗。

今年度已將伯朗大道旁、錦園村老街區上的古民房改造為「半田公社」作為「專業換宿(旅行支援)」與「生活交流」場域平台,提供青年創業、生活等資訊交換空間,並即將於明年開放預約,歡迎有意與池上這片土地建立關係的青年夥伴加入!

arrow
arrow

    陳水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